7月24日下午,我院首例B超引导下,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(PICC)取得成功,填补了我院护理在静脉治疗领域较高难度专业技术的空白。
完成此项操作的是我院内一科护士长王艳林,她早前参加“陕西省血管通道技术培训”,取得血管通道技术(PICC)资格证书,也曾多次参加省内外关于静脉治疗方面的培训学习,担任我院静脉治疗小组组长。
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,将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技术。目前使用赛丁格技术,在可视状态下经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、头静脉穿刺置管。与其他中心静脉置管相比,具有穿刺成功率高,置管位置一次到位,穿刺针细,患者疼痛轻,并发症少,穿刺部位在肘关节上,患者日常生活不受限制等优点。主要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大于7天;输注刺激性药物:如肠外营养(TPN)、抗生素、化疗等;外周静脉通路建立困难;重症患者。
PICC作为专业性较强的护理操作技能,需要取得专业资格的护士才能完成,在大的医院已作为常规项目开展。在我院,这项技术的成功开展,有助于引领全院护理操作技能水平提升和推进专科护士培养进程。